正在閱讀:【瑞眼圖話】招遠羅山里鮮為人知的傳說(五)半仙洞
信息未審核或下架中,當前頁面為預覽效果,僅管理員可見
【瑞眼圖話】招遠羅山里鮮為人知的傳說(五)半仙洞
轉載
李志萍于 2020/03/23 18:17:27 發(fā)布
IP屬地:未知
來源:招遠信息港
作者:招遠信息港
3432 閱讀
0 評論
1 點贊
全宇宙只有不到1%的人點擊上方進入
招遠信息港
你真是個特別的人


班(半)仙洞的傳說
瑞眼圖話搜集整理
在招遠市東北部有一座高山,名曰羅山,山勢高聳,為招遠北方屏障,其南麓650米高的陽坡有道觀“日覺觀”,號稱“仙洞石門”。此處山勢險要,東、北、西峭壁聳立,南面向陽,形成天然石屋,上懸百米斷崖,下臨百米深澗,奇峰林立,蒼松古柏,如黛如染。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。據(jù)舊縣志記載,“仙洞石門”是“羽士班全真修煉處”,故又名“班仙洞”,洞內(nèi)有諸神像,安有石桌、石凳、石炕。石洞旁一斷崖處有水井一眼,其水清冽甘甜,相傳能融化銅錢,稱為神水。傳說,同班全真老道一起住在班仙洞的還有一個小道童,每天打柴、打水、做飯侍候老道。小道每日去東山打柴,正午而歸,背回一捆松柴,大小均勻,份量不差,天天如此。老道甚覺奇怪,問之,小道答曰:“我每天去東山,總有一個又白又胖的小童邀我玩耍打鬧,一到快晌天時,就給我一捆柴,我一走,他就不見了?!痹瓉砝系涝缇椭松接锌贸删娜藚?,吃后能得道成仙,已暗尋多年。聽小道童一說,判定是人參精無疑!遂取出紅線一團,叮嚀小道:“明日同他玩耍時,將線系到他頭發(fā)上?!?/section>第二天,老道暗隨小道童,上了東山,遠遠觀望,果然看見一個小童與小道摔跤。快到正午,小童鉆入樹叢,不見了。老道急忙追去,順著紅線走了約百余步,見紅線鉆入地下。老道先畫了個小圓圈,又拜了拜四方,然后輕輕挖掘,竟挖出一個大人參娃娃。老道要外出化緣,臨行前,命小道取來神泉之水將參洗凈,放入鍋內(nèi)蒸煮,并再三囑咐:“我若不歸,不得掀鍋?!崩系雷吆螅〉劳闵鹬髤?,煮了一個時辰,鍋內(nèi)溢出香味,而且越來越濃,小道童饞涎欲滴,有心掀鍋看看,又想起師傅囑咐,只好強咽口水。又煮了一個時辰,異香更甚,小道饞癮難耐,終于掀開鍋蓋。一看他吃了一驚,只見鍋內(nèi)煮著一個人參娃娃,有鼻子有眼,有胳膊有腿。小道童撕下一只耳朵,嘗了一口,那味道,勝過山珍海味。小道越吃越愛吃,又撕下條腿,吃完了腿,又吃胳膊,一會兒便把人參娃娃全部吃光了。正在這時,老道趕回來了,一看這情景,氣惱之極,舉起道杖朝小道童打去。誰知一杖打了個空,小道童騰空而起,飄然升天而去。眼瞅著自己苦尋多年的寶貝就這樣成了小道童的成仙之物,老道無奈,氣的只得將半鍋湯用碗盛了,倒給了廟里飼養(yǎng)的一只小狗,奇跡再次發(fā)生了,這只狗喝了參湯后竟然也升空而去。老道后悔的差點跳崖自盡,原來這湯也有這么如此大的功效,于是再添上一瓢水將鍋使勁刷了一遍,然后咕嘟咕嘟地喝下去,即刻周身熱血沸騰,飄飄欲仙,但是畢竟功效大減,在離地數(shù)丈后,又跌落下來,如此反復就是升不了天……此事傳到鄉(xiāng)間,人們都說山上出了神仙,因為全真老道未能升天,故稱“半仙”。那“班仙洞”也稱之為“半仙洞”。
“半仙洞”借羅山而生,羅山因仙洞兒聞名。古時每逢農(nóng)歷三月三日,“日覺觀”院內(nèi)牡丹盛開,羅山諸峰百花競春,四方游人呼友吆伴,觀賞山花,品佳茗于“半仙洞”。清代名臣丁汝昌在甲武海戰(zhàn)前曾登臨羅山,并為班仙洞題寫匾額“天外一家"。“文革”中古跡、山林慘遭破壞,令人扼腕。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,這里已經(jīng)受到當?shù)卣母叨戎匾?,開始修復一些古跡,開發(fā)了旅游項目,2000年后由玲瓏鎮(zhèn)歐家夼村羅山國家森林公園合并開發(fā)管理。





(本文來自于頭條號/瑞眼圖話,歡迎各位讀者關注)
